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人员查询|

投稿咨询热线: 010-88680277

外宣平台

政企内容服务专线: 010-88601811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贵州毕节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3-05-2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汪志球 朱俊杰 段宗宝 程焕    责任编辑:杨珊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贵州毕节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汪志球 朱俊杰 段宗宝 程 焕《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2日 第08 版)

  毕节乌江源百里画廊。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工人在毕节一家计算机生产企业产线上组装产品。陈 曦摄(人民视觉)

  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座智慧温室大棚内,村民在管护农作物。王纯亮摄(人民视觉)

  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日子越过越红火,像黄粑一样甜咧!”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农民赵玉学忙里忙外,喜笑颜开。这两年,赵玉学一家的生活变化很大,两口子以前在福建打工,2021年返乡经营起一家黄粑作坊,还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眼瞅着乡村游越来越热,赵玉学又在自家的二层小楼开农家乐,“今年客人明显多了”。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在赵玉学家,总书记亲手包了一个黄粑,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在村文化广场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毕节曾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上世纪80年代,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牵挂着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发展。30多年来,毕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后乡亲们的生活什么样?“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毕节采取了哪些新举措?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毕节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来到毕节。

  推进乡村振兴——

  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各位嘉宾到苗村,苗家儿女喜盈盈……”化屋村文化广场上,乡亲们打鼓吹箫,载歌载舞,唱起欢快的苗家迎客歌,引得游客驻足观看,拍手叫好。

  近年来,化屋村立足资源禀赋和独特民族风情,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村里的观光旅游、苗绣蜡染、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风生水起。2022年,化屋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多元,是2020年的两倍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化屋村的发展变化,是毕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作为典型岩溶山区,毕节大部分乡村山高谷深、土地破碎,不具备发展规模农业的条件。为此,毕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

  七星关区朱昌镇小屯农业科技园的蔬菜大棚里,一株株瓜苗沿着吊蔓向上生长,层层叠叠的绿叶间,挂满了顶花带刺的鲜嫩小黄瓜。村民邱会云正和几位老乡忙着修枝,动作娴熟流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技师。

  以前,跟很多村民一样,邱会云一家靠种苞谷和打零工过日子。2020年,当地政府从山东寿光引进一家蔬菜种植企业,在朱昌镇建起了57个冬暖式大棚,还配备了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包装车等配套设施。

  科技园投产后,邱会云应聘来到这里上班。种植、修枝、授粉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流程操作,刷新了她对种地的认识。“有没有技术就是不一样,现在每月能挣到3000元。”

  大棚蔬菜基地给周边村寨百余村民提供了岗位。在这里上班,不仅收入稳定,还能学到农业技术,而且方便照顾孩子,可谓一举多得。

  毕节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后,毕节用好5年过渡期政策,将工作重点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推动乡村振兴,出台了《毕节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方案》等10个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方案,同时大力实施“制造能手”“种养能人”等培训工程,培育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截至2022年底,毕节农业总产值达921.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5%;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11.87元以上,同比增长7%;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2733元,同比增长15.5%。

  推动绿色发展——

  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从山巅俯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绵延百里,姹紫嫣红,仿佛画家在苍穹间打翻了调色盘……今年赏花季,毕节的百里杜鹃景区游人如织,直升机往来盘旋,欢笑声此起彼伏。

  “除了深度赏花,还能泡温泉、品美食、买特产、看民俗演出,好看好吃又好玩。”重庆游客陈女士对景区的产品和服务赞不绝口。

  百里杜鹃管理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赵刚介绍,今年赏花季,景区推出“买一张门票,可游玩3天”优惠措施,设计了20条运动康体、温泉养生、乡村生态等旅游线路,举办了17个文旅嘉年华系列活动,新打造的彝族风情歌舞《索玛花开》驻场演出几乎场场满座。3月中旬至4月中旬最佳赏花期,景区共接待游客207.81万人次。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改革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化屋村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贵州真是山好水好,一定要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从化屋村码头登船,沿着乌江顺流而下,两岸悬崖遥相对峙,险峻壮美。落日余晖下,宽阔的江面泛起粼粼波光。

  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承载着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过去,沿岸不少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荒种粮、网箱养鱼、驾船捕鱼、污水直排……乌江水质一度变差。

  近些年来,贵州掀起“铁腕”治污风暴,全流域取缔网箱养鱼,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措施,全面推行五级河长制,大力整治沿岸磷化工污染……乌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干流水质已全面达到Ⅱ类标准。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刘广惠就会背上相机和望远镜,拄根竹杖,来到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区巡护员,34年来,他一直在草海守水护鸟,见证了这片高原湖泊从“城进湖退、水体污染”到“山清水秀、鸟欢人和”的变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排水造田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草海水域面积急剧萎缩,水质一度处于Ⅴ类和劣Ⅴ类。为了挽救草海,近年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大力实施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等六大工程,推进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

  短短数年,草海的保护与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包括黑颈鹤、灰鹤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刘广惠的镜头里。

  如今,草海候鸟已由2016年的220种增加到246种,生物物种数由2016年的1954种增加到2600种。一年四季呈现不同景致,草海成为贵州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典范。

  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毕节把新能源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锂电池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今年8月。”即便在周末,位于毕节高新区的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依然开足马力,国外催促发货的电话不断,公司负责人邓文书忙得不亦乐乎。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处置体系:废料送往回收公司,让里面的锰、镍等金属“颗粒归仓”;通过化学等手段,实现废气零排放;装配高效技术装备,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

  “与东部地区相比,毕节的电力价格、人力资源、厂房租金等比较优势明显。”邓文书介绍,目前公司已建成3期生产线,投入8000万元的4期生产线已开建,预计今年产值达7.5亿元。同时,高新区围绕锂电池已布局上下游30余家企业。

  2022年,毕节获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等,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8.9%,森林覆盖率从2017年的52%上升到60%。

  开发人力资源——

  把人口规模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备菜、加料、颠勺、摆盘……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烹饪实训室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李文武正在上实训课。

  前几年,家里刚刚脱贫摘帽,父亲就在意外事故中失去部分劳动能力,家庭再度陷入困境。“好在学校对于我们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减免每学期3500元的学费。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辍学外出打工了。”去年顺利完成中职学业后,李文武又成为学校“粤菜师傅”订单班的高职学生。

  “毕业即就业,平均年薪8万元。”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池涌介绍,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学院与广州市18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了多个培训基地。目前学院共有52个订单班、1896名学生,80%来自低收入家庭。

  人多是毕节的一大市情,当地户籍人口950多万,平均年龄31岁。然而,这座人口资源丰富的“年轻”城市,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劳动技能不足等问题。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把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毕节市一方面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狠抓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一方面坚持引才与育才并举,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天麻没有根须也没有叶片,主要依靠蜜环菌供应营养……”在大方县长石镇一处天麻种植基地里,毕节市中药研究所副所长张翔宇正在为农户们讲解种植技术,耐心解答着大伙儿提出来的各种难题。

  37岁的张翔宇,是毕节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10年来,张翔宇先后主持或参加数十项科技研究项目,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为毕节市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支撑。围绕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毕节市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薪酬待遇、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保障措施,通过实施“人才强市”引才计划和“揭榜挂帅”引才制度,不断汇聚的人才凝聚起强大合力。

  2022年,毕节市全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381人,引进62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全面推行职称线上评审服务,9293人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实施中长期项目制、证书直补、企业新型学徒制等职业技能培训6.3万人次,评选认定“毕节工匠”1.03万人……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83.4万人,比2017年增加34.67万人。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毕节在外务工人员最多时达到189万人,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在外闯出了一番天地。随着毕节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越来越多高新企业在这里落户生根,越来越多“东南飞”的“孔雀”们又回来了。

  曾常年在东部地区新能源行业打拼的蒙晓云,多次动过返乡的念头。2017年,得知毕节高新区发展锂电池产业,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企业,蒙晓云下决心回到毕节。如今他已是贵航新能源的质检部经理。

  “现在每周都能开车回家,工资也可观。”蒙晓云很满意。“晓云来了之后,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品外观不良率从3%降至0.8%,我省心多了!”邓文书也很满意。

  建强基层组织——

  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清早,姚再科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就抓紧赶回村里。

  2021年5月,威宁县林业局干部姚再科主动请缨,到黑土河镇高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着女儿去驻村的他,拉近了干群关系,增进了相互信任。

  “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时强调。

  “访遍家家户户,弄清点点滴滴。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相信咱。”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回忆起成立合作社的过程:起初,很多农户不愿参与,后来村两委挨家挨户走访,先动员6名村干部、23名党员带头入股,其他人看到后,也跟了上来,不久就筹到近50万元。

  如今,化屋村农户入社率达100%,2022年合作社经营性收入达800多万元,村民分红100万元。此外,化屋村还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要“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黔西市锦绣社区的夏维林在社区干部帮助下,在当地一家环境工程公司找到了工作,每月收入3000元,实现了就近灵活就业。

  锦绣社区是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了全市24个乡镇的近1.8万人。社区69栋居民楼、185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二维码。“老百姓有什么诉求,扫一扫就能随时填写提交,方便群众随时反映就医、就学、就业等问题。”锦绣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清龙介绍。

  除了“一码解民忧”,锦绣社区还精心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在智慧社区平台,居民最多的需求是“找工作”,这也是社区干部倾注精力最多的事情。为了让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锦绣社区采取了“六个一批”的办法:技能培训就业一批、引导外出务工就业一批、就近自主创业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安置就业一批、引进工厂带动就业一批、发展经济实体就业一批。目前,社区8000多易地搬迁劳动人口的就业率达91.5%。

上一条:德州市召开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暨执法大练兵动员部署会议
下一条:中国启动2023年珠峰综合科学考察 聚焦人类活动和生态及水

《旅游商报·旅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注明来源《旅商网》的所有文章作品,版权均归属《旅游商报·旅商网》所有,未经合法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内容作品。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旅游商报·旅商网》,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旅游商报·旅商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商网》)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旅游商报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值班热线 010-8868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