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兵:“新消费”的未来将属于优秀的国民品牌
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航天国际合作
记者今天从正在举行的2023年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50多份政府间航天协议,积极拓展国际航天合作。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探索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50多份空间合作文件。就在不久前,由中国提出、联合多国共同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也迎来了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两位新伙伴的加入,双方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运营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包括空间技术应用、新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科研人员与专家的教育培训等。
国际宇航科学院秘书长 让-米歇尔•康坦:就太空能源领域而言,我们也许能在轨道上建一个基站来吸收太阳能,将其传送到地面。这在原理上和现在大家房顶上的太阳能板类似。太阳能发电不产生任何副产物,这将极大改善污染问题。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杨保华: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因此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尤为重要,这将极大地帮助新兴的航天国家空间技术的创新和航天产业的发展,同时倡导产业发展,空间技术已有的成果在其他行业进行转化,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发展动力。
航天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已为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嫦娥四号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4个国家载荷,为中外科学家提供探索空间、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平台。未来,中国在联合国、金砖等多边合作框架下,将逐步开展卫星数据国际共享、海外数据应用中心建设等工作,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文为明 谭振华)
上一条: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下一条:中央宣传部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6部门启动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旅游商报·旅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注明来源《旅商网》的所有文章作品,版权均归属《旅游商报·旅商网》所有,未经合法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内容作品。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旅游商报·旅商网》,如违反上述声明者,《旅游商报·旅商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商网》)的稿件作品,均转载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互联网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