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池州学院红土新治实践团深入井冈山上小井村,以“座谈访谈+入户调研”的立体调研模式,围绕红色土地利用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议题扎根基层,全方位捕捉乡村振兴的鲜明案例与民生脉动。
(图为池州学院红土新治逐梦团访谈小井村蓝书记)
实践团首站进驻上小井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蓝书记展开深度座谈。双方聚焦土地使用权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红色土地利用基金运作、土地入股与分红模式构建等关键议题,细致探讨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激活土地要素价值——从土地入股分红如何构建稳定的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到土地向个人或企业流转中在权属界定、收益分配等环节的实践经验与待解难题,均成为交流的焦点。同时,针对土地污染常态化检测及适配作物种植指导、自然灾害补贴政策的落地成效、土地交易平台搭建的可行性路径、法律政策咨询的村民需求缺口、土地利用用途保持制度的执行细节,以及民宿产业配套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升级中的土地保障等现实问题,双方也进行了深入研讨,为后续研究积累了扎实的治理层面素材。
(图为池州学院红土新治逐梦团与小井村蓝书记合照)
与座谈同步推进的是,实践团三个调研小组兵分多路,率先深入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村户,通过拉家常、问实情的方式,细致记录村民在土地使用中的真实体验、发展诉求及对乡村建设的建议。完成周边调研后,团队随即乘坐景区大巴转赴小井红军医院附近区域,进一步拓宽调研深度,深入当地村民家中走访,从不同片区的地理特征与生活场景出发,多维度勾勒出井冈山村庄在土地利用、民生发展等方面的立体图景。
此次调研既立足乡村治理的宏观视野,又扎根村民生活的微观场景。池州学院红土新治实践团以脚步丈量土地肌理,用交流倾听基层心声,为探索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彰显了当代高校实践团队扎根大地、服务基层的务实作风与责任担当。(池州学院红土新治逐梦团 胡钰洁、胡紫璇、岳嘉翔)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