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红色记忆,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7月30日,西安科技大学“煤光青随”实践团成员们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草鞋编织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将红色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相融合,让青年学子在亲身实践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先辈精神。
活动伊始,基地老师为实践团成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草鞋文化课”。从草鞋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重要行军装备的历史讲起,老师详细介绍了它如何伴随红军战士走过漫漫长征路,见证了无数艰苦卓绝的战斗与坚韧不拔的奋斗。
“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草鞋是战士们最可靠的‘战友’,它承载着的不仅是行路的功能,更是一种不怕困难、无畏艰险的精神象征。”老师的讲述,让实践团成员们的思绪穿越时空,仿佛看到先辈们穿着简陋草鞋,却怀揣坚定信念,在崇山峻岭、泥泞道路中奋勇前行的身影。
现场,实践老师端坐木架前,双手灵动穿梭于稻草间。一圈圈缠绕、一次次穿插,粗糙草茎渐成鞋形。围站的实践团成员们,举着手机记录,目光紧锁编织动作。这双草鞋,串起的不只是稻草,更是让青年触摸长征艰辛、传承奋斗精神的纽带,让红色记忆在指尖编织中鲜活传承。
讲解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草鞋编织实践中。大家围坐在编织工具旁,手中拿着干草,对照老师示范的步骤,小心翼翼地穿梭、打结、固定。
起初,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不少成员犯了难,干草难以驯服,编织出的形状也不尽人意。但成员们没有气馁,互相交流经验、请教老师,反复尝试调整。随着时间推移,原本零散的干草在大家手中逐渐成型,变成一只只颇具模样的草鞋。
在编织过程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每一次编织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很难想象当年战士们在紧张的行军作战间隙,是如何快速编织出合用的草鞋,这背后是多么强大的意志和坚韧的精神。”实践团成员感慨道。
当一双双草鞋编织完成,实践团开展了交流分享会。成员们纷纷讲述自己在编织过程中的感悟。
“通过这次草鞋编织,我真正理解了‘艰苦奋斗’这四个字的分量。先辈们靠着如此简陋的装备取得胜利,我们在新时代更要传承这种精神,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不抱怨、不退缩。”团队成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草鞋编织体验活动是“煤光青随”实践团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实践育人的重要一环。“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草鞋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身上持续焕发光彩,以青春之我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让西安科技大学“煤光青随”实践团成员们掌握了一项传统手工艺技能,更在亲身体验中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让红色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弘扬,成为青年学子成长路上宝贵的精神滋养,激励着他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续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奋斗篇章。
(作者:闫欣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574-0.html